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陽光偽角扁蟲 Psedobiceros apricus

扁蟲的眼點群是由色素杯狀眼點"pigment cup ocellus"所組成,可感應光的強度,但不足以辨識物體形狀,因此在環境辨識上是不夠的。
但扁蟲身上有很好的化學偵測細胞,可以讓他們找到食物與同類。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隱密海葵蝦 Pliopontonia furtiva - 超隱密的海葵共生蝦

海葵的共生蝦有不少,這隻膜形圓盤海葵 (Discosoma fenestrafera) 的共生蝦,叫做隱密海葵蝦 Pliopontonia furtiva ,屬於: 長臂蝦科 (Palaemonidae) ,隱蝦亞科 (Pontoniinae)。
上方照片攝於2012年11月9日 Anilao


他是雌雄異體,在膜形圓盤海葵 (Discosoma fenestrafera) 上有清潔的功能。
上面這張照片攝於2017年9月16日小琉球 

感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黃興倬博士的指導

延伸閱讀:
NOTES ON SOME INDO-PACIFIC PONTONIINAE. XXII. PLIOPONTONIA FURTIVA GEN. NOV., SP. NOV., A NEW SHRIMP ASSOCIATED WITH A CORALLIMORPH ZOANTHARIAN
http://www.sealifebase.ca/summary/Pliopontonia-furtiva.html

麥桿蟲 Caprella sp. - 俗名骷髏蝦 Skeleton shrimps 的海中螳螂

這是一種屬於端足目 (Amphipoda) 裡面,麥桿蟲科(Caprellidae)的麥桿蟲(Caprella sp.),俗名被稱為骷髏蝦(Skeleton shrimps),其實並不是蝦,而是麥桿蟲。全世界的麥桿蟲有很多種,但是對每個種類在生態方面的所知並不多。

所謂「端足目 (Amphipoda)的動物就是指:沒有甲殼、兩側扁平的甲殼類動物。


2012/11/9 攝於菲律賓 Anilao

麥桿蟲就是一種身體拉長的端足目動物,可以做出站立姿式,狀似螳螂,因此有「海中螳螂」稱號,有著兩支長長的顎足 (Gnathopod),形似骷髏,故稱骷髏蝦 (Skeleton shrimps) 幽靈蝦 (Ghost shrimps) 

2012/11/9 攝於菲律賓 Anilao

2012/11/9 攝於菲律賓 Anilao

在海中,經常可以在某一小區域上就能發現上面很多麥桿蟲聚集,身體與週遭環境相似,在環境下偽裝良好。

2012/11/9 攝於菲律賓 Anilao

2016/10/21攝於印尼土蘭奔 (Tulamben)

這是另一種麥桿蟲,身體呈黃色。照片中還可看到水螅蟲側邊分枝上還有很多小隻的幼體。


2016/10/21攝於印尼土蘭奔 (Tulamben)

某些種類的雌麥桿蟲在抱卵期間會護卵,卵孵化後,還會將小麥桿蟲背在背上,全心全力地保護幼體,即使是幼體離開母體覓食,母體亦會隨侍在側,一但遇見危險或有其他生物接近時,就會立刻讓幼體回到身上,這樣的行為大約會維持幾週,直到幼體長大後找到適合生長的地方為止。牠們的生活史中,無需經歷浮游階段,增加幼體生存機率,這種護幼行為在無脊椎生物中並非常見。

下面的影片是由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秘書長陳正光先生於2012年10月在印尼土蘭奔難得的微距攝影,1分55秒的影片中可看到麥桿蟲 (Caprella sp.) 精彩的護幼行為。




下面的影片同樣是由秘書長陳正光先生於2014年3月在墾丁的微距攝影,為時1分13秒是支有趣的麥稈蟲共享美食的影片,可以看到先是一隻麥桿蟲 (Caprella sp.) 捕捉到水中漂流的一坨黏液絲,黏液絲裡面沾著有機碎屑的顆粒,當第一隻麥桿蟲正在大啖食物時,第二隻麥桿蟲也趕過來一起分享美食,兩隻對食吃的津津有味


感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黃興倬博士的指導、和水中攝影協會秘書長陳正光先生提供的影片


(主圖為2012/11/9 攝於菲律賓Anilao)

延伸閱讀:
海中螳螂-麥稈蟲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prellidae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清潔站:白背清潔蝦 Lysmata amboinensis 和水紋尖鼻魨 Canthigaster rivulata


白背鞭藻蝦 Lysmata amboinensis (又有人稱: 白背清潔蝦, 安波雙鞭蝦) 屬於槍蝦總科 (Alpheoidea) 下的藻蝦科 (Hippolytidae), 
很有趣的是, 藻蝦科裡面有不少清潔蝦 (cleaning shrimps), 而白背鞭藻蝦 Lysmata amboinensis 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種清潔蝦, 

他的特徵是有三對白色的觸鬚及背部白色的條紋, 在珊瑚礁的礁石之間, 晃動白色觸鬚招攬魚類, 再加上他有白色的第一對步足 (或稱螯足 cheliped ) 也跟著左右搖擺, 這些動作在珊瑚礁間特別明顯,  就可招攬珊瑚礁魚類前來, 幫他們進行清除寄生蟲或壞死組織的工作, 所以名為清潔蝦.
 有時後這種蝦還會進入人的嘴巴清潔口腔, 不過照片中這隻不會. > <


紫口海兔螺 Ovula costellata - 橘色點點的海螺 請不要抓走

紫口海兔螺 Ovula costellata, 屬於海兔螺科 (Ovulidae) , 寶螺超科 (Cypraeoidea, cowry allies),  
有著光鮮亮麗的白底橘點外套膜, 橘色點點呈突起狀,是一種感覺器官, 外套膜會把殼整個包覆起來, 當受到外在刺激時, 外套膜就會很快地縮入殼內, 防止敵害. 因為有了這層外套膜, 所以他的貝殼表面就很光滑, 光滑的殼表讓螺不易輕易被捕食, 也讓貝殼較不易因殼表某一點受力而破碎.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魔術師海綿 Craniella abracadabra - 海底驚艷的毛毛球

海裡面到處都是偽裝, 擬態, 而這種五花八門的演化結果, 造就了生物多樣性.

本人最早發現於2008年11月21日, 無意之間, 在大香菇附近沙地上, 某個海葵與石頭旁的角落, 發現這枚鮮黃上面覆蓋著沙, 像海膽又不是海膽的東西, 匆匆一瞥就急忙離去

之後, 這顆小東西就一直存放在腦海裡, 翻開手邊的海洋生物書籍, 翻遍棘皮動物門的海膽綱, 就是看不見這顆.

5個月後, 隨手拿起一本2007年的亞洲潛水客Asian Diver, 順手翻到讀者詢問的專欄, 一顆鮮黃色的這枚立即映入眼簾, 一個印尼人也是來詢問這個生物到底是甚麼? 是不是海膽?
結果,這滿身棘次的其實是個小海綿 sponge, 外觀上確實很像海膽, 但海膽身上棘刺的排列有序, 棘刺下還有關節, 小海綿身上的刺也不像海膽的刺延伸到尖端變成一個點, 且小海綿的底端其實有個衍生物, 這個小海棉的俗名為「魔術師海綿 Magician's Sponge 」, 學名為 Craniella abracadabra , 屬於荔枝海綿科 (Tetillidae) , 這個科的海綿多為球面, 因此又有稱為「高爾夫球海棉 golf ball sponge」, 可愛吧!

至於為何名稱為「魔術師」呢? 學名中的abracadabra英文字,唸起來超級繞口,意思就是咒語中的咒文。

(2012/9/8攝於龍洞灣)

相關資料與圖片可參見:
亞洲潛水客Asian Diver中文版第6期2007年6/7月號第9頁
http://www.botany.hawaii.edu/basch/uhnpscesu/htms/NPSAinvr/fish_pops/tetillid/sponge01.htm
http://www.botany.hawaii.edu/basch/uhnpscesu/htms/NPSAinvr/fish_pops/tetillid/sponge02.htm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大頭花桿狗母 Trachinocephalus myops

 大頭花桿狗母 Trachinocephalus myops 屬於合齒魚科 Synodontidae
他的習性是常將身體埋入砂泥地中,只露出眼睛,掠食游經其上的小魚。

這張照片正說明他把自己埋在沙地中等待掠食的行為,只露出兩個眼睛,照片上還有細細的牙齒。
再來一張照片,
以上兩張2012/7/29攝於龍洞灣的沙地
這隻也是大頭花桿狗母,應該快死了,不過還在呼吸中。

他被另一隻大頭花桿狗母盯上,從沙地衝出來將這隻同類快要死的還在呼吸的魚一口吞入。速度超級快速,看了令人捏把冷汗,果然是肉食性魚類。

以上3張2012/8/18攝於龍洞灣
感謝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陳正平 老師的指導

延伸閱讀: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0857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清潔站: 長臂蝦科瘦尾蝦屬 Urocaridella Sp. 與宋氏九刺鮨 Cephalopholis sonnerati

海洋裡有很多清潔站 (cleaning station) ,組成的生物也會有所不同。
這個西巴丹 Seaventures 平台下的清潔站 (cleaning station) ,2011年3月時位於馬來西亞 Seaventures 平台下方,是由隆頭魚科與其它很多不同科魚類所組成。(2016年去探訪此地點時,很可惜,清潔站已不存在。)

清潔站內的動物互動,是一種動物跨種之間的互動 (intrespecies interaction) ,是我學潛水後第一個吸引我的主題。不過呢,這種主題,似乎不論在人文學科或自然學科,重視度都不甚高。

清潔站中擔任工作人員角色的是:魚醫生和清潔蝦。

魚醫生包括眾所周知的裂唇魚 Labroides dimidiatus ,和沒有固定地盤的雙色裂唇魚 Labroides bicolor 

清潔蝦的種類就更多了。

照片中好多透明有白點的蝦子就是清潔蝦,長臂蝦科瘦尾蝦屬 Urocaridella sp. 他們正在幫宋氏九刺鮨 Cephalopholis sonnerati (Valenciennes, 1828) 進行清潔工作。

這麼可愛的互動關係,我個人的首次發現就是2011年3月在馬來西亞 Seaventures 平台下方。

既然講到這隻宋氏九刺鮨 Cephalopholis sonnerati ,雖然是配角,也還是要來認識一下,他尾鰭圓形,身體呈橘紅色至紅褐色,成魚時頭部及體側散佈紅褐色或暗褐色小斑點,尾鰭後端暗色,具淡色緣。哈哈,所以這隻是成魚啦,因為他的顏色,也就出現一個很可愛也很搭配的英文俗名:Tomato grouper (番茄石斑)

以上這一切都要大大感謝
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正平老師 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黃興倬博士
長期以來超有耐心與細心的指導

延伸閱讀: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science=Cephalopholis%20sonnerati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南洋美銀漢魚 Atherinomorus lacunosus - 接近水面的精靈

在白天的近岸淺水區的表層,出現一群速度中等快的魚,立即藉自然光拍下他們的倩影。
體背部藍綠色而略透明,有時帶銀色光澤,腹部白色;體側具一銀色縱帶。各鰭透明,有時稍暗色或帶暗色緣。對大型魚類來說,他們是很重要的食物。不過那天我看到的魚群已經並不算大群了。這意味著甚麼呢??
2012/6/9攝於龍洞灣公園

南洋美銀漢魚 Atherinomorus lacunosus (Forster, 1801)
屬於: 銀漢魚科 Atherinidae
棲息深度: 0 - 4公尺

感謝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陳正平 老師的指導

延伸閱讀: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0821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壺海膽科 Brissidae 的 心形海壺 Metalia spatagus - 白色毛毛的一球

2012/3/11墾丁潛水時,大石頭旁的沙地上,看到兩個毛毛白白圓圓的東西在移動,這就是心形海壺 Metalia spatagus,他小小的,如果死掉以後的空殼,簡直可以用薄如蟬翼來形容,非常的薄,非常的脆弱。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暗帶雙線(魚銜) Diplogrammus xenicus - 沙地的隱士

暖暖的五月天,龍洞灣不深的地方發現這隻小魚,體色就跟他的背景一樣,有一雙突起的眼睛。原來他是(魚銜)的一種啊!主要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的砂質底部。

暗帶雙線(魚銜) 學名:Diplogrammus xenicus

有人稱他是:北方沙鰍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鯨鯊 Rhincodon typus - 溫柔的大魚@ Sogod Bay, Southern Leyte

 2012/2/24Sogod Bay, Southern Leyte, Philippines第一次看到鯨鯊,留下這珍貴的幾張照片。這隻是幼鯨,約五公尺,他看起來沒甚麼擺動,但是前進卻很快速。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星點唇齒(魚尉) Salarias ramosus - 海鞘的房客

2012/3/22-26去菲律賓 Sogod Bay, Southern Leyte, Philippines 看鯨鯊,此行中夜潛安排一個潛點 The Jetty,那裡的小東西超多,大躄魚、庫達海馬、條紋魚叚魚、釉彩蠟膜蝦、瞻星魚、小花枝、章魚、鈍額曲毛蟹、長絨魚由等等。一支氣瓶的時間簡直忙翻了,當然還要感謝一位高雄的孫盛煌教練,火眼金睛找東西超級迅速,讓我的驚奇一個接一個出現。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饅頭蟹 Calappa calappa - 羞羞臉蟹

 20111023日拍到這隻可愛的饅頭蟹 Calappa calappa ,一開始先是被他舉起雙螯的可愛模樣所吸引,等它放下螯時,才知道他就是饅頭蟹 Calappa calappa 

 他的螯有可活動臼齒狀特殊突起,可夾破貝殼吃裡面的螺類或棲身其中的寄居蟹。
受到驚嚇就鑽到沙裡面去了。

Calappa calappa Linnaeus, 1758 饅頭蟹 (英文俗名: box crabs, or shame-faced crabs)

延伸閱讀: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lappa_calappa